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5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墨池
2021年05月13日

古诗词里劳动美

本文字数:942

崔道斌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翻开我国古典诗歌史,里面有许多歌颂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诗篇。

记载劳动的古诗词,最早可追溯到《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描写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人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并发射弹丸捕猎禽兽的全过程。

《诗经》中的《伐檀》是一首关于劳动的不朽诗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写出了伐檀造车的劳动场景,痛斥了奴隶主的不稼不穑和坐享其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诗经·七月》则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更是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带我们回到三千年前,见证先民真实的劳动场景。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辛勤劳动换来的丰收果实让人欣喜。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摹出诗人的劳作之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出了农人通宵打谷的繁忙景象,同时也描述了他们通过劳动收获五谷的喜悦心情。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读宋代杨万里的《插秧歌》,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唐代诗人李坤的《悯农》,更是家喻户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劳动得来,对后人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从钻木取火开始,劳动点燃永恒。华夏儿女是勤劳的民族,劳动让浩瀚的荒原变成千亩的良田,劳动让曾经的险滩恶水变成青山绿水,劳动让万丈高楼平地起,幸福的生活甜如蜜。

“劳动的手,能够把石头变成金子;不劳动的手,能够把金子变成石头。”耕耘有收获,劳动结硕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