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9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墨池
2022年09月22日

志操端洁、才能卓著的朱昂

本文字数:2257

何章宝

明代有位官员名叫朱昂(1406—1490),字廷举,无为州人,他志操端洁,才能卓著,廉洁正直;二十一岁中举,然后进入太学,三十岁后开始做官,做到福建右参政,从三品,六十岁引疾致仕;他职位变动频繁,曾得到一代名臣周忱的器重和任用;他的名字数次出现在明代皇帝实录中,而伴随着他每一次官职变化,都能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尘封的历史,进而读到不同的岁月和故事。

中举进京,参选驸马。宣德元年(1426),朱昂和同乡汤鼎顺利考中了举人,他们意气风发,带着本州一众青年才俊来到京城,既是游历揽胜,又为第二年的会试积极准备。到达京城时,恰逢皇室在为公主遴选驸马。

洪熙元年(1425),做了10个月皇帝的仁宗朱高炽死了,他的大女儿嘉兴公主和二女儿庆都公主,都生于永乐七年(1409),到了出嫁的年龄。由于明仁宗死去不久,她们需要守孝三年。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选出一个好驸马也是需要慎重的。明代在宣德之前,皇室都是跟功臣结为亲家,驸马来自名门望族、官宦之家;到了宣宗朱瞻基时,他觉得朱家已经坐稳了江山,不需要通过结亲来巩固皇位,挑选驸马的范围可以更大一些;普通人家的青年男子,只要符合相貌出众这一条件,也可以报名参选。

朱昂肯定属于才华和颜值俱佳的青年俊杰,所以汤鼎等人鼓动他参选驸马;朱昂也觉得人生开挂的时机到了,带着美好的憧憬进入了皇宫,并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和询问;但由于朱昂和公主属于同姓,故没有作为驸马备选人物。在交谈中,宣宗皇帝对朱昂很欣赏,得知朱昂中举了,立刻就授予他官职,安排在铨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门;但他自有胸襟抱负,没有就职,而是选择入太学(即国子监)读书。

他如果做成驸马,不仅自己的人生将有别样的精彩,也会给无为州文化增添绚丽的一笔;而且,从两位公主过早凋谢了人生看,从庆都公主朱圆通嫁错郎的结局看,朱昂如果成为驸马,许多人的命运乃至国运都可能是另一个版本。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驻扎清江,督治漕船。正统二年(1437),朱昂进入官场,担任应天府管马通判,这虽是品级不高的“弼马温”,但他明察行业弊端,开展改革整顿,革除陈规陋习,经上奏,很多做法成为定例。

其后升为工部都水司郎中,并于正统己巳十四年(1449)下派至清江督造船厂督造漕船。明代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是永乐初年建造的大型国营造船厂,规模宏大,经历年扩建,总厂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八十个分厂,有工匠三千余人,每年可建造各种战船五百余艘。

朱昂作为工部下派的官员,需要进驻造船厂。《漕船志》记载,从永乐年间开始,命工部差都水司官员一名,督理清江船厂。景泰后,照例派遣一名官员主事,大概三年一轮。朱昂驻扎在淮安清江总厂,干满了三年。

协同周忱,督运京储。朱昂此番回京在《明代宗皇帝实录》有记载:景泰二年(1451)八月,“召户部郎中朱昂,主事吴复、张恺回京。先是昂等协同尚书周忱于南直隶督运京储,至是,忱被劾致仕,故召昂等回京别用。”这段文字信息量很大,说明朱昂此次任命的职务是户部郎中,他在督治漕船前还受到户部尚书周忱的重用,协助周忱在改革漕运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尽责立功。《无为州志》说朱昂:“周文襄公忱以贤能荐,管理江南粮储,尽革宿弊,以苏民困。”

周忱是造就仁宣之治的最大功臣,被誉为十五世纪中国首席经济强人,他在担任江南巡抚总督税粮时,面对税赋欠收、官豪勾结、民生凋敝的困局,采取“平米法”“济农仓”等改革措施,在粮食储运方面切实减轻百姓负担,使得江南各大郡经济发展,百姓富足。《明史·周忱传》说:“终忱在任,江南数大郡,小民不知凶荒。”

朱昂参与了粮食督运京储的具体工作,当时江南田粮运送北京,有军运,有民运;民运中,百姓负担很沉重。周忱决定,将江南漕粮兑给漕军运输;这样,百姓省费用又便利,漕军也得到了实惠,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了。后来,又将实物税粮改折为白银,免除了运输的盘费;在松江等明代棉纺织中心地区,推行以布折赋的办法,进一步激活了经济。

周忱的“平米法”将改革的锋芒对准大户,只用三年时间,就追回了江南地区之前20年的欠税,明朝的国库重新充实起来。但是,触动江南大户利益最终还是遭到抵制,一次次的弹劾逼得周忱不得不辞官归乡。朱昂在周忱粮食运输改革中做得很出色,受到了朝廷重视,踏上了新的晋升之路。

任职福建,巡视海道。天顺二年(1458)九月,朱昂由南京工部郎中擢升为陕西右参政;任职期间,他因父母其中一方去世归家守孝。天顺六年(1462)五月,“复除陕西右参政朱昂于福建布政司,巡视海道,以丁忧服阕也”;他到福建,担任右参政兼巡视海道。明代规定,对于丁忧期满的官员,应“回避原籍,同品对调”;但是能够得到提拔、擢升任用的属于极少数。朱昂此次丁忧后调至福建,是作为考核成绩特别优秀的地方官被提拔重用,他所兼任的福建巡视海道,位置十分重要。

明代派遣巡视海道官员,其直接起因是防备沿海倭寇和海盗。当时海道很不安宁,史载:“倭夷窜伏海岛,因风之便,以肆侵掠,其来如狼奔,其去如惊鸟,来或莫知,去不易捕。”(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十四《圣武》)朱昂就任巡视海道,厉行改革,号令一新,确保了一方平安。他在《北山归隐》诗中说:“忆昔亲提十万兵,八闽海道日循行。”可见权力之大,责任之重。

朱昂六十岁时辞官回到故乡,过着平民生活,对于图书之外的事情毫不经心;出游时,头戴葛巾,身穿村民便装,就像没有做过官似的。他虽沉醉于自己的闲居生活,但正直之心从不曾泯灭,得知百姓受到冤屈,会暗暗地要求官府给以帮助;当人家登门拜谢他的时候,他闭门不见。他诗中说:“清苦居官三十年,喜投手板赋归田。”这也可视作他人生的总结,从绚烂归于平淡。终年八十五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