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墨池
2023年01月12日

无为,有为

   本文字数:6489

 

 

方小平

无为,是我的家乡。年少时我对无为这一名称很不喜欢,甚至为之黯然神伤过,叫什么名字不好,偏叫无为,碌碌无为。上大学后,我读老子的《道德经》,对“无为”有了新的认识。“无为”和“自然”基本是同义语,“无为”有顺其自然的意思。“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不做”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消极行为,而是可以比“做”更让你获益的东西,通过停止要做的想法,我们可以从躁动不安中解脱出,重新寻找自我,“道法自然”,不瞎折腾,在简约、缓和中寻找新的价值、新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由无为到有为的境界。

我在乡镇中学任教时,对无为还是不甚了解,后来调至县机关工作,才知道一些有关无为县名的由来及变迁。无城北大街有一个濡须宾馆,原县委招待所就设在这里。无为,古称濡须,因境内有一条170华里的濡须河而得名。濡须河就是现在的裕溪河。无为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宋代三馆编修乐史(930-1007年)所著《太平寰宇记》书载:“无为军,本巢县无为镇,即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号无为,城临濡须水上壖地。”后来民间据此演绎,说曹操率几十万大军在濡须口与东吴的孙权水军对垒鏊战,久攻不下,望着濡须河一带一片芦苇,荒无人烟,叹曰“此乃无为之地也”,便挥鞭而去。由此名号无为,显然这种说法不大靠谱。

根据文史专家李俊平先生考证,公元212年10月(枯水季节)曹操亲率40万水陆大军二赴巢湖,浩浩荡荡沿濡须河东进,兵船、载粮船、运马船约千艘,首尾连绵40华里。先头部队循进黄龙、钓鱼岛、濡须口七宝山、龟山立栅布阵外(史称西关),大批船队南折黄雒河,发现仓头一马平川,且盛产粮食,便在此屯兵。曹操沿河布长蛇阵,十万步兵分扎在石涧、打鼓林场、草鞋岭、太平山一带伐木作薪,供应军需后勤。骑兵驻仓头,十万匹军马放牧仓头镇(现为仓头街道北侧),留有“马扎沟”史话。大批战船顺流南下,进驻无城,在花疃、华林河、十里一线布防,谨防吴军从泥汊螺丝口突袭。曹操又调动十万水军,突击疏通黄雒河两条旧河道,一条通芜湖,一条直插东关,史称此河为“运漕河”。目的是切断敌军退路,阻击东吴援军,从而“瓮中捉鳖”。

为了解决深圩区部队用水,曹操还命令军兵开凿两条纵横东南和西北的引水渠道,渠沟贯通,引河水内灌,沟中之泥用于垒城墙,号无为城(占地1410亩),该城不是驻军,而是囤积粮草。粮草露天存放极不安全,为防不测,筑土城存粮草,既省心又稳妥,实乃上策。曹操筑土城号“无为”,用意有三:一是遵祖训。曹操祖宗乃西汉相国曹参。西汉初年,相国萧何采用“黄老无为”的思想,让人民休养生息,继任相国的曹参循规蹈矩,“萧规曹随”,西汉国力逐渐强大。曹操乃东汉丞相,理所当然地按祖宗章程办事。二是求平安。“无为”即清静无为,不受外界干扰,确保粮草安然无虑。三是志在必得。大有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之意,征服东吴,雪洗“赤壁”之耻,实现南北统一的宏愿。

根据《无为地名》载:仓头原名大窑,因曹操曾在此筑城存粮,故称此地为提供军粮的头等粮仓,谓之“仓头”。圣咀村碾头自然村是碾米的地方,后称“碾头”。张广村军田自然村是驻兵屯田的地方,后称“军田”。因驻扎军营,后有东营村、西营村。坛中、坛西两村,乃曹军练武之地。无为一名,是由曹操在此筑土城号无为而得名。这一说法可信度很大。

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无为镇,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从此,无为正式纳入官制,隶属庐州襄安县。隋文帝杨坚建无为镇原因有四:一是鉴于无为民间早有曹操筑“无为城”之说,建镇名曰“无为镇”乃顺理成章。二是无为人陈棱追随文帝积功官拜开府(炀帝时封陈棱为信安侯),批准设镇,实际是对他的一种褒奖。三是无为移民渐多,沿江滩涂和很多沼泽地被拓荒者改造成良田,农民丰衣足食,符合建镇条件。四是濡须河有三个通江口,水运发达,商贾云集,无为境内市场兴旺,建镇收税,水到渠成。

无为历史上就是战略要地,据清嘉庆《无为州志》记载:“宋初改镇为军,创营壁垒,两淮用兵,用筑垣墉。”垣墉即古城墙,无为古城墙有上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曾经厚实坚固的古城墙,早已毁于兵燹和人为的破坏。幸运的是,现在无城环城北路华林府商业街东南侧还保存一段近千米长的古城墙遗址,它见证了过往的历史。据《燕翼治谋录》中载:“太宗皇帝以海内混一,四方无虞,乃至江南太平军(现在的泾县),江北置无为军,取‘太平无为’之意”。无为军统领巢县、庐江二个县,面积比现在的无为要大好几倍。熙宁三年置无为县,辖巢县、庐江二县。南宋时期无为盛产粮食和茶叶,商贸发达,市场繁荣。无城与临安、扬州、寿春并称全国四大名城。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1291年),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三县。明朝和清朝时,置无为州。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无为州为无为县。

无为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无为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师部就设在红庙镇三水涧村,七师政委曾希圣、代师长傅秋涛曾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寇。1941年2月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去年十月你们复电谓巢湖、瓦隔湖间不过百里,通过甚难,但现时我在无为、桐城已有一块根据地。虽只一二县,其战略意义却胜过敌后大块根据地,应极端重视之。”

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七师将士开荒种地,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制作飞马牌香烟在市场销售。成立了大江银行,发行大江币,当年造币厂就设在石涧镇胡家山冈。第七师在我新四军七个师中最富,除保障自给外,每年都向军部上缴大笔的资金。1942-1943年两年,上缴资金折合黄金13吨,由此赢得了“富七师,甲全军”的美誉。新四军七师在四年多时间里,由刚成立时的1900人发展到2万余人,建立了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皖江抗日根据地,拥有人口180万,共与日军进行了200多次的战斗,攻克日伪据点200余处,击毙击伤日伪军1.4万多人。

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坐落在三水涧村,展览馆里,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见证了七师将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讲述了无为人民冒着炮火运弹药、抬伤员、送茶饭的动人故事。2016年12月,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现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渡江战役中,无为人民倾其所有,支持解放军过江,组织了上万名民工和渔民参战,修路、造船、疏浚河道、运送粮草。1949年4月20日晚,人民解放军开始强渡长江,无为渔民张孝华父子用自家的船载着27军80师204团26名战士从泥汊江边出发,冒着密集的炮火率先登上对岸荻港的板子矶。当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听到这一消息后,当即写下“春水方生濡须口,大军从此过江东”的诗句。在百万雄狮过江中,张孝华父子的船作为“渡江第一船”,已被载入史册。

在这次渡江战役中,涌现了许多支前英雄,年仅14岁的马毛姐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马毛姐,无为县刘渡镇马家坝人,父母都是靠打鱼为生的渔民,她从小在江边长大,熟悉水性,要求报名参战,部队考虑她年龄小,不让去。机灵的马毛姐藏在芦苇丛中,当部队快要开拔,船离岸一丈远的时候,她捡起一根长篙,纵身一跃跳上了船。马毛姐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枪林弹雨,6次划船渡长江,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1951年,毛主席亲切接见她,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021年,马毛姐被授予“七一”勋章。

据统计有20万大军从无为渡江到南岸。在这次渡江战斗中,一些解放军战士和渡江支前的船工中弹身亡,解放后县政府在泥汊镇的江堤边修建了“渡江英雄纪念碑”,以缅怀遇难的渡江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无为大兴水利建设,修建20多个水库,对1000亩以上的圩堤进行了加固,建排灌站100多座,基本上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确保了粮食稳产增收。1998年大水后,在国家和省、市水利部门的支持下,对长江干堤险要处浇筑起钢筋混凝土的防护堤。现在的长江大堤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巍巍的大堤两侧,杨树挺拔,垂柳依依,良田万顷,铺金叠翠,风景如画。

以前,无为的工业基础薄弱,上世纪60年代后,相继兴建了纺织厂、齿轮厂、电机厂、水泥厂、制药厂、互感器厂、冷冻厂、油脂化工厂和服装厂等。无为纺织厂是国家中型企业,鼎盛时期厂里有3000多名女工。1989年,我妹妹高中毕业后,经过考试被招进纺织厂,她从蜀山小镇来到县城上班非常高兴。我曾到厂里看过她几次,上班时她和小姐妹们在车间金梭和银梭忙个不停,挥汗如雨;下班后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她们三三两两行走在街市,成为无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无为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他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企业进行了改制,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高沟镇从生产模具和电热器加工开始,到1990年之后生产电线电缆,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008年高沟镇电线电缆企业已发展到280余家,产值上亿元的厂家有30多个,10亿元的厂家有6个,其中,华菱电缆厂连续22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每年纳税达1.5个亿。上规模的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同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展产学研合作,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神州五号飞船上的电线电缆就来自高沟镇的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根据2021年12月29日无为市政府信息中心发布的消息:我市华菱、华宇、华星、华能和新亚特5家,进入2021年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百强榜。

无为是重要的羽毛、羽绒集散地之一。羽毛、羽绒产业在市域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市先后获得“中国羽毛之乡”和“中国羽毛球产业基地”等称号。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羽毛、羽绒企业近百家,规模以上的企业33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2家。生产的毛片、羽毛球、羽绒服装、床上用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欧美、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近年来,市委和市政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双招双引成效显著,三只松鼠、比亚迪无为工厂、楚江电材、丰原药业、东隆羽绒等一批品牌企业落户无为。

2020年清明节,在北京和合肥的几位儿时同学回无为探亲,作为东道主,我领他们一行去城南新区看了看。外地同学感叹道:城南新区建设简直像一个大都市。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房、繁华的商业街、漂亮的校园。新区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也堪称一流。夜晚,城南公园广场上有跳舞的、唱歌的、打羽毛球的、散步的,很是热闹,尤其是池塘边的喷泉音乐,吸引着许多人驻足观赏。

去年国庆节,我乘汽车到合肥旅游,在高校工作的钟书荣同学和在企业上班的王凤同学带我去科学岛、逍遥津公园及三河古镇转了转,让我拓宽了眼界,增长许多见识。在合肥玩了两天后,我又直上北京,在北京游玩了故宫、颐和园和香山,还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饱览北国的秋色。之后,我到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溜达,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上午什么都没买,只在东单的一家书店买了几本中外文学名著。假期结束,要回无为,在北京政协工作的李良球同学便在网上为我订了票,第二天早上我匆匆赶往北京南站,乘京福高铁回安徽无为老家。走进车厢坐定,我拿出一本书翻阅,窗外起伏的山峦,金色的田野快速闪过,车厢平稳、安静,书还没有看多少页,仅5个多小时,无为高铁站就到了。真可谓“动车朝发北京城,千里无为半日行”。

近年来,无为对外交通条件实现历史性突破,京福高铁穿境而过,北沿江高速、芜湖长江二桥连线、芜铜高速、庐铜铁路全线贯通,岳武高速东延无为段、G347、S208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形成了“一环四射”对外大交通格局,大大缩短了与北上广的经济时差。无为人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立马便能奔向那诗和远方。

市境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每个乡镇都通了公交车。新建的无六路、高新大道宽阔而平坦,人行道两旁绿树葱葱,花草繁茂。乡村实行了村村通,路面有的铺设水泥,有的浇上柏油,路的两边进行了绿化。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到新建的图书馆借书,看到每个阅览室、活动室都坐满了读者,有的在读书,有的在看报,有的在做笔记,个个神情专注,偌大的图书馆里十分安静。原来的图书馆在老城区城北一隅,场地局促,且馆舍陈旧、简陋,附近还有个菜市场,喧闹嘈杂。新建的图书馆坐落在新城区新力大道和滨湖北路口东南侧,占地21200平方,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共有五层。馆内各种藏书30多万册,其中古籍线装38000余册。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几次书画展、学术研讨会、文学分享会等活动。

图书馆还收藏一些本土作家的作品供人阅读,如李凤群的长篇小说《大望》《长江边》,张尘舞的中长篇小说《流年谱》《五里雾中》,还有孤城、戴启文、杨蓉等作家的诗歌、小说、散文作品集,以此来鼓励无为的青少年读书和写作。夏日高峰时,图书馆日接待读者量竟超过4000人次。2016年,无为图书馆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首批“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浓浓的书香吸引着爱读书的人们,有白发老人、莘莘学子,还有青年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前来学习知识,点亮心中的梦想。

无为人杰地灵,名人荟萃。古代有台湾的“开山之祖”陈棱,名医章吉老,父子丞相王之道、王蔺,状元焦蹈、邢宽,哲学家吴廷翰;现当代有抗日名将戴安澜,擂鼓诗人田间,为民请命的张恺帆,中纪委副书记陈作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坤友,比亚迪集团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楚江集团公司掌门人姜纯等。

名胜古迹遍布全市,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三公山位于长江北岸,属于大别山余脉,方圆133平方公里,因三座山峰紧挨一处,且又比邻无为、枞阳、庐江三县而得名。其主峰——南山龙王尖在无为昆山镇境内,海拔676.6米,被誉为“皖中第一峰”。无为籍北宋著名诗人杨杰在此留下“白云锁断三山峰”的诗句,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姚鼐到此游览,都留下赞美的诗文。

今年4月,我们几个文友,登临了三公山主峰,一路上看到的是绿色的茶园、红色的杜鹃,竹林青青、溪水潺潺,风光无限。离主峰不远处有一座庙宇,叫鸡鸣寺,因此地有几户人家,早上鸡叫,三县都能听见,故称鸡鸣寺。那日天气晴朗,游人和香客来此烧香拜佛的络绎不绝。站在山巅,看竹丝湖烟波浩淼,望长江如飘动的白练,顿感心旷神怡。市内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鬼斧神工的泊山洞、挺拔古朴的黄金塔、翰墨书香的米公祠……

无为特产富饶,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铁、铀、铅、锌、明矾石和硬石膏等。无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长江三鲜”(河豚、刀鱼、鲥鱼)、渡江宴螃蟹、洪巷莲藕和无为板鸭、李老奶奶花生米也声名远播。

无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唱庐剧、划龙舟、舞龙灯、跑旱船、挑花篮等,都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制作精良的剔墨纱灯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无为民歌收入安徽省非遗名录,无为渔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环城河绕老城一周,外地游客来此赞叹:“城在水上漂,水在城中流”。环城河又名护城河,开凿于北宋,形成于明清,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环城河外新建了许多新的楼房。8.2公里的环城河像一条游龙,穿行在新老城区之间。为了连接新老两区,先后架设了状元桥、通济桥、比亚迪大桥、东门大桥、蒋家湾大桥等。2021年,又投资1.36亿元新建两座大桥,一座叫安澜桥,另一座叫景福桥,现已完成主体工程,2023年元旦正式通车。这两座桥的建成,将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也给无城增添新的亮点。

201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无为撤县建市,无为市由安徽省直辖,芜湖市代管,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无为人口121万,总面积2022平方千米,下辖20个镇。地处皖中,南临长江,北依巢湖,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又在合肥和南京两大都市圈内,区位优势明显,是人们投资创业的一片热土。2021年,无为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76亿元,连续多年跻身安徽省十强县市。2019年,无为市入围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榜单;2020年6月,无为市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2020年6月30日,无为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1年,无为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和“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22年3月,入选2020-2021年度“安徽省平安渔业示范县”;2022年5月,入选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县名单。

今天的无为,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美丽的乡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先人梦想“无为而治”的太平盛世,已在当下我们的生活中实现。

无为之地,大有作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